蟬鳴悄起,夏日已至,結束了一學期辛勤的學習,帶著豐碩的學習成果和疲憊的身軀,即將迎來同學們向往的暑假生活,暑期是快樂玩耍的時候,但也是安全事故易發(fā)和高發(fā)的時段。
為此,石棉法院法官結合實際案例,就暑假法治安全向全縣中小學生致信一封,引導同學們提升自身法治安全意識,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課堂上:“為什么?”“憑什么?”“不至于……”,“我喜歡游泳,聽你們的,暑假就沒有快樂了!”
對于法治安全信,有些同學會有質(zhì)疑,為此,石棉法院法官為同學們講解了信的由來、內(nèi)容及意義。
“不去網(wǎng)吧、游戲廳等場所”,是因為這些地方人員復雜,可能結識有不良習慣、不良嗜好的人群,從而被誘惑,進行刷單、匯款、網(wǎng)絡賭博等,作違法犯罪的“工具人”。
“不抽煙、不喝酒,不吃來歷不明的食物”,是因為這些東西可能有問題,讓你陷入險境,而被欺凌、被性侵、被投喂毒品、被拐賣等。
“不在河邊、湖邊、水庫邊等水源地玩?!?,是因為這些地方?jīng)]有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一旦在水下抽筋、溺水,便十分危險。
給予同學們法治安全信,希望同學們清楚合法與違法的分界線,能明辨是非、識別善惡;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治信仰,遠離違法犯罪、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成為一個正直、善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聽完法官的講解,同學們了解到了身邊可能存在的危險,也明白了法治安全信并非簡單的“嘮叨”,而是非常有意義的“預警”,能讓同學們遠離險境,抵制不良風氣,加強風險防范,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