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提出了要求,為了更好地與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相契合,教師要更關注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采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5月27日上午恩陽區(qū)玉山小學校迎來了劉興銀名師工作室團隊的所有成員,為該校送來了三堂精彩紛呈的閱讀教學課,該校全體語文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每位老師都很珍惜這次機會,認真聆聽,對整本書閱讀有了完整的認識和體驗。
魅力課堂,收獲成長
第一堂課是由工作室成員王博薈老師為大家展示了整本書閱讀《神筆馬良》導讀課。帶領二年級學生通過看插圖猜故事、教孩子融入角色演故事、展開想象編故事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激發(fā)了學生閱讀興趣。
第二堂課是由工作室成員楊翠華老師展示了整本書閱讀之《魯濱遜漂流記》交流課。本堂課楊老師借助小說人物卡品析人物形象,借助繪制的情節(jié)圖梳理整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再引導學生聚焦精彩情節(jié)交流閱讀收獲,后通過觀點大碰撞、寫推薦語鼓勵學生去反復閱讀這本書。整堂課從圍繞人物、情節(jié)等核心要素開展閱讀活動,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并從書中汲取精神力量。
第三堂課是由工作室成員肖英老師就整本書閱讀之《童年》文本解讀與說課。肖英老師一從作者簡介與寫作背景、內(nèi)容構成與表達特點、主要人物介紹、作品影響與閱讀價值四個方面進行文本解讀。二從課標要求、設計意圖以及導讀激趣擬計劃、推進閱讀解文本、交流分享談體會的三個教學過程進行說課。
最后是由溫福春老師就推進落實全學科閱讀分享了她們的探究之路。從好書推薦,到學校統(tǒng)一制定閱讀計劃、召開讀書啟動會、簽名會等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再到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提升學生閱讀內(nèi)驅(qū)力,最后到成果驗收,引導孩子們將讀書所得在學習生活中一一踐行。
以思促教,共同提高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活動結束后,工作室成員和恩陽區(qū)玉山小學語文老師坐在一起,暢所欲言。探討教學中的困惑,暢談聽課后的感受。大家紛紛說亮點,提建議,為打造更高水平的課堂獻計獻策。最后帶頭人劉興銀校長做了總結評價:兩位授課老師從整本書閱讀的方法指導、興趣的激發(fā),到展示課的匯報交流,讓我們對整本書閱讀有了完整的認識和體驗。相對于整本書閱讀該怎么上有了可操作的模式參考。文治實驗小學兩位老師的分享,展示了老師、家長、學校不同層面對師生共讀、全班共讀、家校共讀、全學科閱讀進行了很好的示范。
思想有聲,行動留痕,在時光里趕路,在研討里收獲。通過此次活動明晰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新思路,老師們對整本書閱讀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這必將推動我?!罢緯喿x”教學的探索與踐行,讓書香浸潤校園,讓閱讀豐盈學生的生命體驗。
(供稿 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