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域名99精品|亚洲狼人天堂一区|精品人妻区一区二区三无码|五月天堂青青草肛|97福利视频导航|亚洲国产综合导航|四区综合在线视频|亚洲性爱欧美性爱亚洲色图欧美色图|夜夜嗨AⅤ综合网|亚州高清在线播放

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我為群眾辦實事丨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里的司法獲得感

來源:富順縣人民法院 作者:謝方偉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17:39:34

訴訟服務中心是人民法院直面群眾的窗口,也是法院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第一道關口,集中展現(xiàn)了人民法院司法為民、司法便民的舉措和形象。

2021初,富順縣人民法院前移非審判性事務,對訴訟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在全市率先設立自助服務區(qū),配置AI語音導服終端、智能訴訟綜合柜臺、案件查詢一體機、風險評估一體機、綜柜便民終端、智能文件流轉柜等智能設備,安排專人介紹功能和輔導操作,為群眾提供從咨詢到自助立案、訴訟材料轉交、繳費、查詢等全程一站式自助訴訟服務。豐富了訴訟服務內容和辦理模式,實現(xiàn)多類訴訟服務無接觸式一站式辦理,打通司法服務人民群眾“最后一公里”。

“我是頭一次來法院,在工作人員指導下不到十分鐘就完成立案,沒想到現(xiàn)在打官司這么方便,為智慧法院點贊?!币晃划斒氯烁吲d說。

自助立案.JPG

通過智能訴訟綜合柜臺,當事人可以實現(xiàn)案件查詢、自助立案、聯(lián)系法官、起訴狀生成、訴訟費計算等功能,還可以查詢訴訟指南、法律法規(guī),了解法院資訊動態(tài)。智能訴訟綜合柜臺的投入,分流了窗口立案群眾,承擔起立案服務的重任。相比人工立案而言,機器可提供的服務多樣化、標準化,可提供的服務時間更多,緩解了人工立案的壓力,有效限制了“有案不立”情況的發(fā)生。

大廳查詢.JPG

綜柜便民終端使當事人可以通過銀聯(lián)卡、支付寶、微信進行訴訟費及執(zhí)行費的自助繳納以及發(fā)票打印,并可查詢自助機繳費、銀行到賬、法院財務系統(tǒng)入賬的全流程進度。智能文件流轉柜則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通過物聯(lián)網技術構建全方位的紙質文檔交換體系,方便了當事人與法院工作人員之間的訴訟材料送達、中轉、交互,降低訴訟時間成本、減輕當事人訴累、提高了訴訟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風險評估一體機通過提供類案參閱,實現(xiàn)了訴訟風險評估功能。而通過案件查詢一體機,當事人可以在刷身份證驗證后查詢本人名下的案件情況及結案歸檔后的卷宗,還可查詢限高人員名單、執(zhí)行懸賞人員名單、訴訟檔案、法律法規(guī)、案件信息、法官團隊人員信息以及派出法庭信息,實現(xiàn)信息集成服務。

“風險評估這個功能非常實用,當事人只需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提示一步步進行條件選擇,便可查詢到全國類似案件的裁判結果,為決策提供全方位參考,對案件裁判結果也有了客觀預期,從而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工作人員介紹道。

當事人在訴訟服務中心窗口立案.JPG

富順法院堅持從細節(jié)處著手,在自助服務區(qū)配有“卡座”供當事人休息,常備筆墨紙張、飲水器具、急救藥箱、無線網絡和手機充電器等,著力提供溫馨化的便民服務。

此外,富順法院以“一次辦好”為目標,提供現(xiàn)場立案、自助立案、網上立案、郵寄立案、跨域立案等全方位多渠道立案服務,實現(xiàn)立案訴訟“家里辦”“掌上辦”“異地辦”,14共網上立案754件,為當事人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次通辦的訴訟服務,努力實現(xiàn)當事人訴訟“零跑腿”。

在升級訴訟服務的同時,富順法院積極完善集約化訴訟服務機制,將檔案查詢、掃描裝訂、卷宗流轉、判后答疑等輔助性事務性工作集中到訴訟服務中心,實現(xiàn)集約高效管理。引進律師、人民調解員進駐法院、派駐法庭,通過訴調對接平臺和委托委派等方式,暢通多元解紛渠道,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方式解決糾紛。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富順法院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多項便民利民舉措的實施,使來院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的高效和溫暖,進一步拉近了法院和群眾的距離,提升了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謝方偉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xù)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fā)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2029925號-1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fā)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法藝文化傳媒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