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內江市資中縣人民法院與重慶市榮昌區(qū)人民法院簽訂司法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助力完成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兩地法院就“一站式”建設加強司法協作,共同致力跨域訴訟服務協作。
該框架協議強化了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整合資源,建立了集網上立案、跨域立案、律師服務、司法鑒定等功能的統(tǒng)一訴訟服務平臺,兩地法院都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了跨域訴訟服務窗口,實現成渝兩地訴訟服務異地通辦、一體通辦,推動訴訟服務均衡化、標準化、便民化,提升區(qū)域司法服務整體水平;依托信息化平臺,實現網上訴訟服務中心有效對接,在網上立案、在線交費、電子票據打印、材料收轉、關聯案件查詢等方面加強協作,提升立案效率;加強委托辦理訴訟事項協作平臺建設,建立委托事項協作機制,凡協作法院間委托保全、鑒定、調查、詢問及送達等事項予以優(yōu)先辦理,努力實現委托事項兩地通辦,提高辦案效率。從簽訂司法協作框架協議至今,資中縣人民法院與重慶市榮昌區(qū)人民法院之間協作委托送達2件。
一、開展兩地跨域訴訟服務協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跨域訴訟服務的線上功能不健全,未能真正做到高效服務。資中縣法院以訴訟服務中心為主體、十大訴訟服務信息平臺為支撐的一站式建設總體框架雖已基本建成,但各平臺的功能還未完全開通,跨域訴訟服務協作涉及的在線交費、電子票據打印及委托鑒定、送達、保全、調查、詢問等委托辦理訴訟事項協作的線上功能還未開通。目前,該院在處理委托辦理訴訟事項時還限于傳統(tǒng)的郵寄處理方式,當事人異地交納訴訟費用還不能直接通過微法院交納,交費后的票據也只能通過管轄法院出具,不能做到高效、集約化辦理。
二是訴訟服務中心人員配置少,無專人負責跨域訴訟服務協作工作。資中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窗口人員不足,隨著一站式建設工作的推進,跨域訴訟服務協作包涵跨域立案、材料收轉、關聯案件查詢、委托協作等諸多項目,沒有明確專人負責,導致兩地對協作事項的處理存在辦理拖延、處理不到位的現象。
三是跨域訴訟服務協作宣傳不到位,兩地之間至今無跨域立案案件。資中縣法院與榮昌區(qū)法院簽訂司法協作框架協議至今已近一年,雙方對該協作的對外宣傳僅限于新聞發(fā)布會,未采取更多渠道將該協作廣而告之,兩地群眾對利用跨域訴訟服務平臺進行司法活動的知曉率不高。
二、關于開展兩地跨域訴訟服務協作的建議
一是依托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完善跨域訴訟服務的線上功能。建議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和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共同暢通線上委托送達渠道,盡快啟用委托鑒定系統(tǒng),開通在線交費和電子票據打印的功能,讓兩地當事人感受到跨域訴訟平臺帶來的高效便捷服務。
二是在兩地跨域訴訟服務窗口設置專人負責,做到專崗專職。組織跨域訴訟服務窗口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對重慶市榮昌區(qū)人民法院委托的立案申請、材料收轉、關聯案件查詢、委托協作等協作事項優(yōu)先辦理,及時無誤的做好協作工作。
三是利用多種媒體渠道,強化兩地跨域訴訟服務的宣傳工作。強化平臺宣傳,兩地多級法院同時對外宣傳,借助微信、微博、電視臺、報社等多種媒體對兩地司法協作進行宣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向公眾發(fā)布重要信息,擴大司法宣傳效果。(資中縣人民法院 付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