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域名99精品|亚洲狼人天堂一区|精品人妻区一区二区三无码|五月天堂青青草肛|97福利视频导航|亚洲国产综合导航|四区综合在线视频|亚洲性爱欧美性爱亚洲色图欧美色图|夜夜嗨AⅤ综合网|亚州高清在线播放

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回歸指導送大禮 暖意融融促回歸 ——眉州監(jiān)獄出監(jiān)教育“回歸體驗”新年第一課

來源:四川省眉州監(jiān)獄 作者:周杰 李思岑 發(fā)布時間:2024-03-09 16:35:55

新春眉州,陽光明媚,暖意融融。近日,四川省眉州監(jiān)獄罪犯出監(jiān)教育“回歸體驗”新年第一課在教育中心三樓回歸指導中心激情開講。全獄即將刑滿釋放的43名罪犯正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出監(jiān)監(jiān)區(qū)教育民警周杰充滿激情的回歸指導課。

1709973393902.jpg 

世界上最觸動人心的路,是回家的路。為切實增強罪犯刑滿釋放后盡快適應社會的能力,有效鞏固教育改造成果,積極幫助臨釋人員認真總結改造生活,深刻吸取失足教訓,不斷增強法治觀念,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做遵紀守法合格公民的意識,為順利回歸社會后的就業(yè)謀生和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1709973413944.jpg 

出監(jiān)監(jiān)區(qū)堅持在 “回歸指導中心”分批次開展“回歸適應體驗教學”,讓臨釋人員提前了解國家對刑滿釋放人員的相關政策,以及即將開始的嶄新生活,幫助他們做好適應社會的心理準備和提升回歸后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

1709973434464.jpg 

“新年第一課”回歸指導教學內容分別為《時事政策》、《交通體驗》《行政服務》《現(xiàn)代生活》《民生服務》《新生奮進》和《春光灑滿新生路——出監(jiān)心理健康教育》。授課民警教師首先系統(tǒng)地講述了國家對刑滿釋放人員個體勞動就業(yè)、生活保障和就業(yè)實體實行稅收扶持等相關政策法規(guī),介紹了當下人們五彩斑斕的現(xiàn)代生活,快捷舒適的“高鐵”,方便貼心的“共享單車”和“網約車”,日常生活常用的“微信”和“支付寶”等支付方式。

1709973448062.jpg 

重點講述了當前的就業(yè)形勢和刑滿釋放人員的勞動就業(yè)途徑。要求大家要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在思想和技能上做好快速融入社會的心理準備,遵紀守法,做合格公民,并回答了部分罪犯提出的回歸社會后如何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和辦理“社?!薄搬t(yī)保”等相關事宜。

本次回歸體驗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即將刑釋的人員送去了元氣滿滿的回歸大禮。

春日在望,歸途有光?!盎貧w體驗”罪犯紛紛在“回歸指導中心”的留言墻上寫下了肺腑之言:“不能不來,不能白來,不能再來?!毙v民警也深情寄語:“雨水蕩滌污垢,汗水沖刷罪惡。每一名罪犯的幡然醒悟,都凝聚著監(jiān)獄民警的諄諄教誨,寄托著親人們的期盼,真心期待你們回歸后,能夠謹守道德底線,恪守做人本分,用雙手創(chuàng)造未來,建設和諧美好家園”。在場的聽課罪犯異口同聲地說:“警官叮囑暖人心,信心百倍奔新生。”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四川省眉州監(jiān)獄黨委副書記、政委田承軍表示,新的一年,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改造宗旨。堅持教育化人改造工作,樹牢“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個家庭、和諧一片社區(qū)、穩(wěn)定一方百姓”的理念,融合東坡文化,做亮“東坡學堂”罪犯出監(jiān)回歸教學特色品牌,深耕教育化人改造工作,依托“回歸指導中心基地”,加強罪犯“新生大講堂”平臺建設,依法開展罪犯出監(jiān)回歸教育,主動融入地方社會治理。在新征程中真正實現(xiàn)“把高墻內的人改造好,讓高墻外的人生活好” 的社會價值,以法治的溫度,進一步鞏固罪犯真誠悔罪,加快新生的改造成果,早日回歸社會,做守法公民。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貢獻我們的監(jiān)獄力量。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xù)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fā)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2029925號-1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fā)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法藝文化傳媒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