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7時過,已是華燈初上時刻,第二次開庭后歷經5個多小時堅持不懈的調解,因一起一死一重殘的重大交通事故引起的起訴標共計200多萬元的2件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終于圓滿調解結案,民事審判法官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訴訟不是目的,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才是人民法官的初衷。
回顧該案:2018年5月6日,鐘某在駕駛大型貨車行駛過程中發(fā)生致方某遠重傷、吳某秀當場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經一年多治療,方某遠鑒定為精神損傷5級、肢體2處10級傷殘,被宣告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2019年9月25日,方某遠、吳某秀的親屬起訴到法院,要求駕駛員鐘某、實際車主廖某忠、掛靠車主運輸公司及該事故車輛所投保的保險公司承擔賠償義務。由于當事人多、請求賠償金額大,承辦法官在開庭查明案件事實、歸納案件爭議焦點系是否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賠、是否啟動重新鑒定、是否扣除自費藥、護理依賴年限計算標準等問題后,抓住時機休庭進行調解。經兩次休庭、數(shù)輪背靠背調解,與雙方當事人進行情理法交融、釋法明理、以情動人的溝通后,終于將原、被告雙方對賠償金額的期待值差距由45萬逐步縮小至10萬直至圓滿達成協(xié)議。調解協(xié)議載明:扣除墊付費用,保險公司支付吳某秀家屬25萬元,支付方某遠65萬元,駕駛員鐘某、實際車主廖某忠、掛靠運輸公司分別支付方某遠5萬元賠償款予。原告方某遠獲掛靠運輸公司當庭支付了賠償款5萬元。(五通橋區(qū)法院 舒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