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至6月17日,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綜合執(zhí)法專委會楊華建老師,身為“愛心背包”老隊員參加了四川省阿壩縣求吉瑪鄉(xiāng)、四洼鄉(xiāng)、柯河鄉(xiāng)中心校高原助學活動?;顒拥玫礁鹘鐞坌娜耸考瓣犛褌兊拇罅χС?,“愛心背包”隊友一行50人、15輛車為三所學校的孩子們送去了書籍、文具、玩具等學習和生活用品,非遺傳承人沈曉老師還表演了精彩的木偶戲。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綜合執(zhí)法專委會、四川及第律師事務所及部分員工捐贈了法律書籍和兒童讀物。
阿壩縣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川甘青三省交匯處,距成都約500公里,其中求吉瑪小學離成都近600公里。境內平均海拔3500米,地屬高寒地帶。 6月15日早上6點過,“愛心背包”的隊友們驅車近八小時,來到助學第一站阿壩縣的“明智書吧”。書吧的創(chuàng)始人澤波甲老師自籌資金,四處奔波,尋找場所、購買書籍,歷經幾年籌備,在阿壩縣為孩子們、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免費看書和學習的地方。現在書吧快三歲了,這里書架布局大氣,窗明幾凈,書籍種類繁多,漢藏文都有,讀書條件不亞于都市里的書吧。雪域高原有這樣的書吧,讓孩子們有了逐夢的更高起點。
第二天上午,經過短暫的物資分配,隊員們分別向自己的目的地駛去。四洼鄉(xiāng)中心校就在阿壩縣城周邊,因此我們組繼續(xù)來到了“明智書吧”,開展計劃中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回訪”工作。
利用幫扶回訪等待的時間,楊華建和江賢云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堂“讓我們一起為夢想加油”的主題班會課。開課前我們向已經逝去的“愛心背包”發(fā)起人楊曉龍老師、辭去縣城正式教師編制回村堅守村小的向巫牛老師、來自北京為愛心背包服務十年的朱以萍老師表示致敬。接著楊老師播放了幾段2021年端午節(jié)來阿壩做主題班會活動的視頻,也講了國軻哥哥“不忘初心,堅持努力,最終實現駕機飛上蘭天的夢想故事”。聽到學哥學姐們成長的經歷,現場的孩子們紛紛大聲地講出自己的夢想,阿班吉說長大后想當醫(yī)生,羅扎吉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抗卓機想當幼兒老師,扎西娜么想要表演舞蹈,索郎貢波、旦真仲巴想當航天員、宇航員......。江老師隨即引領孩子們去思考構建夢想和實現自己的夢想需要做好哪些準備,目標和行動要一致,永遠不要放棄人生目標,并為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班會課結束后,楊老師給孩子們贈送了有關人文歷史、學業(yè)計劃與職業(yè)規(guī)劃類的書籍。
下午1點30分,我們來到四洼鄉(xiāng)中心校,立即開展緊張的游園準備工作和“家訪”貧困生工作。2點30半學生在操場集合,扎西校長宣布游園活動開始。游園活動氣氛熱烈,同學們歡聲笑語,充滿生機與活力。高原的天氣瞬息萬變,剛剛還是艷陽高照,一片烏云飄來,天空下起了大雨,我們把“夾蛋子”、翻魔方等項目搬進教室、走廊,孩子們熱情依然高漲,活動繼續(xù)進行。雨剛停,我們的戶外活動又開始啦,同學們爭先恐后參加“眾星捧月”“充氣毛毛蟲”等項目,用獲得的獎票來兌換禮物,興奮、開心、快樂。游園活動結束,我們舉行了聯歡會。還別說,藏族小朋友個個能唱歌善舞,表演真情自然,引來陣陣掌聲。最后,非遺傳承人沈曉老師表演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木偶戲,大家神情專注、目不轉睛地看了《新烏龜和兔子的賽跑》等節(jié)目,把孩子們高興壞了。
校長說,孩子們一年最期待的,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和“愛心背包”游園活動,“愛心背包”精彩紛呈的活動,給高原生活帶來無限歡樂。而學校,也早已視“愛心背包”助學活動為重要的傳統(tǒng)保留節(jié)目。如果你也在這里,一定會被孩子們發(fā)自內心的微笑所打動,眼神盡是超越語言的喜悅與純真,揭示了我們?yōu)槭裁纯傄獊淼竭@里的秘密。
這次的助學活動,已是愛心背包第十二次來到阿壩縣。截至目前,“愛心背包”已通過“一對一”幫扶資助155名貧困學生,其中不少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考入大學,用所學的知識為家鄉(xiāng)建設貢獻力量。
活動結束了,孩子們列隊歡送我們,嘴里不停地喊著:再見!明年再見!拜拜!明年再見!
就讓我們繼續(xù)相約,每一年,持續(xù)相見。
“愛心背包”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在涼山、阿壩、巴中等四川省相對貧困地區(qū)開展以中小學校為主的愛心助學活動。2012年2月榮獲2011年度“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提名獎;2013、2014年連續(xù)兩屆榮獲“道德模范?成都好人”獎;2014年榮獲中國中央電視臺“溫暖中國 身邊好人”年度團隊獎。如今,“愛心背包”團隊已近千人,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企業(yè)家、學生、普通職工......在“愛心背包”團隊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貧困山區(qū)孩子們得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和溫暖,也學會了感恩和回報。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然而,他們始終銘記著“愛心背包”團隊的幫助和關愛,將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的人。